攻战计 擒贼擒王

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译文

摧毁敌人的主力,抓住它的首领,就可以瓦解它的整体力量。好比龙出大海到陆地上作战,面临绝境一样。

注释

①龙战于野,其道穷也:语出《易经》·坤 卦。坤,八卦名。本卦是同卦相叠(坤下坤上),为纯阴之卦。


【按语】

攻胜则利不胜取。取小遗大,卒之利、将之累、帅之害、攻之亏也。舍胜而不摧坚擒王.是纵虎归山也。擒王之法,不可图辨旌旗,而当察其阵中之首动。昔张巡与尹子奇战,直冲敌营,至子奇麾下,营中大乱,斩贼将五十余人,杀士卒五千余人。巡欲射子奇而不识,剡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奇。乃得其状,使霁云射之,中其左目,几获之,子奇乃收军退还。

【按语翻译】

战胜敌人有取之不尽的好处。而如果贪取小利却遗忘了战争的大局,其结果只能是稍微减少一点士兵的伤害,但由于敌军主力未灭,仍是将领的累赘,是主帅的祸害,以致前功尽弃。取得了全面胜利,却不致力于摧垮敌军的中坚,捉拿敌军的主帅,那将等于放虎归山。捉拿敌军主帅的方法,不能只看敌军的指挥旗在何处,而应仔细观察敌军军营中的行动首先是从哪里发出的指令。昔日张巡与尹子奇打仗,张巡直冲敌军阵营,杀到尹子奇的指挥旗下,敌营顿时大乱,被张巡斩将五十余人,杀死敌军士兵五千余人。张巡想要射死敌军主将尹子奇,但却又不认识他。于是张巡便命令部下削蒿秆做箭,被射中的敌军发现后很高兴,以为张巡军中的箭已射尽了,便跑去禀告尹子奇。张巡抓住这个机会看清了尹子奇的面貌,立即叫部将南霁云用箭射他。南霁云一箭射中了尹子奇的左眼,几乎抓获了他。这样,尹子奇被迫收兵退回去了。

【解义】

若攻占得胜,则有取之不尽的利益。但若为贪小利而忘了大局,那是小卒之利,是将军的拖累、主帅的祸害,是进攻战略上的大亏。舍弃最后的胜利,而不去摧毁敌军最后的重要力量,不去擒拿敌军首领,那就好比放虎归山。擒王之法,不可仅靠旌旗标志,而应当注意观察阵营中最先发起动作的部位。昔日,张巡与尹子奇打仗,直冲敌营,来到子奇旗下,营中大乱。张巡欲要射子奇,却不认识,于是削一蒿杆为箭去射。中箭的人却高兴地去向首领禀报,说张巡的箭用尽了。结果使张巡的身份暴露,被射伤活捉。

擒贼擒王,语出唐代诗人杜甫《前出塞》:“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民间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说法,也是这个意思,蛇无头不行,打了蛇头,这条蛇也就完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打垮敌军主力,摧毁敌人的首脑机关,擒拿敌军首领,使敌军彻底瓦解的谋略。指挥员不能满足于小的胜利,要通观全局,扩大战果,以得全胜。如果错过时机,放走了敌军主力和敌方首领,就好比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典故】

〔典故一〕唐朝安史之乱时,安禄山气焰嚣张,连连大捷,安禄山之子安庆绪派勇将尹子奇率十万劲旅进攻睢阳。御史中丞张巡驻守睢阳,见敌军来势汹汹,决定据城固守。敌兵二十余次攻城,均被击退。尹子奇见士兵已经疲惫,只得鸣金收兵。晚上,敌兵刚刚准备休息,忽听城头战鼓隆隆,喊声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队准备与冲出城来的唐军激战。而张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时擂鼓,象要杀出城来,可是一直紧闭城门,没有出战。尹子奇的部队被折腾了整夜,没有得到休息,将士们疲乏已极,眼睛都睁不开,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这时,城中一声炮响,突然之间,张巡率领守兵冲杀出来.敌兵从梦中惊醒,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张巡一鼓作气,接连斩杀五十余名敌将,五千余名士兵,敌军大乱。张巡急令部队擒拿敌军首领尹子奇,部队一直冲到敌军帅旗之下。张巡从未见过尹子奇,根本不认识,现在他又混在乱军之中,更加难以辨认。张巡心生一计,让士兵用蒿杆削尖作箭,射向敌军。敌军中不少人中箭,他们以为这下完了,没有命了。但是发现,自己中的是蒿杆箭,心中大喜,以为张巡军中已没有箭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尹子奇报告这个好消息。张巡见状,立刻辨认出了敌军首领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将南霁云向尹子奇放箭。正中尹于奇左眼,这回可是真箭只见尹子奇鲜血淋漓,抱头鼠窜,仓皇逃命。敌军一片混乱,大败而逃。

〔典故二〕明英宗宠幸太监王振,王振是个奸邪之徒,侍宠专权,朝廷内外,没有人不害怕他。当时北方瓦剌逐渐强大起来,有觊觎中原的野心。王振拒绝了大臣们在瓦剌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设防的建议,千方百计讨好瓦剌首领也先。

公元1449年,也先亲自率领大军攻打大同,进犯明朝。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命王振为统帅。粮草没有准备充分,五十万大军仓促北上。一路上,又连降大雨,道路泥泞,行军缓慢。也先闻报,满心欢喜,认为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时机。等明朝大军抵达大同的时候,也先命令大队人马向后撤退。王振认为瓦剌军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队,畏缩而迅,于是下令追击瓦剌军。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骑兵精锐分两路从两侧包围明军。明军先锋朱瑛、先晃,遭到瓦剌军伏击,全军覆没。明英宗无可奈何,只得下今班师回京。

明军撤退到土木堡,已是黄昏时分。大臣们建议,部队再前行二十里,到怀来城凭险拒守,以待援军。王振以千辆辎重未到为理由,坚持在土木堡等待,也先深怕明军进驻怀来,拒城固守,所以下令急追不舍。在明军抵达土木堡的第二天,就趁势包围土木堡。土木堡是一高地,缺乏水源。瓦剌军控制当地唯一水深——土木堡两侧的一条小河。明军人马断水两天,军心不稳。也先又施—计,派人送信王振,建议两军议和。王振误以为这正是突围的好时机,他急令部队往怀来城方向突围。这一下正中也先诱敌之计,明军离开土木堡不到四里地,瓦剌军从四面包围。明英宗在乱军中,由几名亲兵保护,几番突围不成,终于被也先生擒。王振在仓皇逃命时,被护卫将军樊忠一锤打死。明军没有了指挥中心,溃不成军,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