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战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进攻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强大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份来得有效。

注释

①共敌不如分敌:共,集中的。分,分散,使分散。句意: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

②敌阳不如敌阴:敌,动词,攻打。句意为 先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先打击气势低盛的敌人。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①。批亢捣虚②,形格势禁③,则自为解耳。”

【按语翻译】

治兵就像治理洪水一样: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要避开它的锋芒,就好比治理洪水要导流一样;对于弱势的敌人,要堵住它,歼灭它,就好比治理洪水要修筑河堤一样。所以,当齐国派兵去解赵都邯郸之围时,孙膑对田忌说:“要解开杂乱纷繁的纽结,不能握紧拳头;要解救打架的人,不能自己参与打斗;只要抓住敌方要害,攻其薄弱环节,使敌方处于受阻的困难局面,赵都之围便自然而然解除了。”

【解义】

应对兵事有如治水:势头锐利的要避其锋芒,比如采用疏导方法以分流;势头缓弱的要乘虚塞堵,比如采用垒筑堤堰的方法以截流。因而,当齐国救助赵国的时候,孙子对田忌说:“想解开纷乱纠缠的东西,不要用拳头;想解救正在争斗者不要直接参与迎面搏击,而是另选敌方要害及虚弱部位进行攻击,使争斗的局面受到扼制难于进展下去,则其争斗自行破解。”

【典故】

见“孙膑救赵”的故事。桂陵之战:战国时代,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魏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向齐求救。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援救。孙膑认为魏以精锐攻赵,国内空虚,遂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果然诱使魏将庞涓赶回应战。孙膑又在桂陵(今河南长垣)伏袭,大败魏军。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