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原文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注音

shì

翻译
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泣过,就不再唱歌。

评析
此章和上章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孔子是一位感情真挚而且深厚的人,伟大的人性情感必定是细腻而且长久的。在这一天内,余哀未能忘记,自身不能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的日常生活,在没有哀戚的事情时,孔子是很快乐的,经常唱歌。

解读
在没有哀伤的事情时,孔子是很快乐的,经常唱歌。但和很多人一样,谁能那么容易在悲痛之后很快就又欢天喜地呢?所以孔子在一日之内哭则不歌。

有人认为这一段与上一则的“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是延续下来的,认为孔子即使不是因为自己的事情悲伤而是因为别人的悲伤而感到悲伤,在这一天里也很难由悲转喜,这说明孔子的感情细腻真挚而又深厚长久。

孔子提倡的“仁”就是要推己及人。而这世间大多数的哲人都对人间疾苦都有着深切的悲悯。

现实生活中,也许我们的情感不像孔子那样敏感而丰富,但是,如果有丧者在侧,我们也应该尽量表现出哀伤之情,绝不能欢笑或歌唱,这就是最基本的一种情感表达,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礼仪。哪怕是在一个陌生人的葬礼上,如果你看到有人嬉笑,恐怕心中也会不免有悲凉之感,这就是人之常情。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