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原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①,乘殷之辂②,服周之冕③,乐则《韶》、《舞》④,放郑声,远佞人⑤。郑声淫,佞人殆⑥。”

注音

yányuānwènwéibāngyuē:“xíngxiàzhīshíchéngyīnzhīzhōuzhīmiǎnyuèsháo》、《》;fàngzhèngshēngyuǎnnìngrénzhèngshēngyínnìngréndài。”

注释
①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②辂(lù)的.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由木制成,比较朴实。

③冕(miǎn):礼帽。周代的礼帽比以前的华美。

④《韶》:舜时的乐曲。《舞》:同《武》,周武王时的乐曲。

⑤佞人:用花言巧语去谄媚人的小人。

⑥殆:危险。

翻译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礼帽,音乐就用《韶》和《舞》,舍弃郑国的乐曲,远离谄媚的人。郑国的乐曲很淫秽,谄媚的人很危险。”

评析
这里仍讲为人处世的道理。夏代的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殷代的车子朴实适用,周代的礼帽华美,《韶》乐优美动听,这是孔子理想的生活方式。涉及到礼的问题,他还是主张“复礼”,当然不是越古越好,而是有所选择。此外,还要禁绝靡靡之音,疏远侫人。

解读
颜渊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以礼乐答之。主张继承历代政制的优点,实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着周朝的礼帽,音乐用《韶》《舞》。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周礼,其实就是要建设一个有秩序的国家,让百姓过上健康的、有文化的、和乐的生活。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