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原文
柴(1)也愚(2),参也鲁(3),师也辟(4),由也喭(5)。

注音

cháishēnshīyóuyàn

注释
(1)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公元前521年出生。

(2)愚:旧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3)鲁:迟钝。

(4)辟:音pì,偏,偏激,邪。

(5)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翻译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评析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解读
此章是孔子对高柴、曾参、子张、子路四位学生的评价,侧重于人天生的气质和个性。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原本也是日常生活中有缺点的平凡人,但他们在孔门受教后,却都各有一番长进。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章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