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

作者 欧阳修
状态 暂无
热度 243
发表 2025-09-14
更新 2025-09-14
书签: 暂无
作品简介
章节目录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原名《五代史记》,后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旧五代史》改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撰写的私修正史,是唐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约于景祐三年(1036年)前开始编撰,皇祐五年(1053年)基本完稿,历时约十八年。

该书打破五代分朝体例,合并五朝本纪并首创分类列传,设《死节传》等类目。欧阳修采用《五代会要》《五代史补》及金石铭文等史料,补充旧史未载内容,但因对旧志部分大幅删削,致使其史料价值较《旧五代史》稍显不足。全书贯穿“春秋笔法”,寓褒贬于叙事,文风简隽,然此种书写方式引发近人褒贬不一的评价。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被立为官学教材,逐渐取代旧史地位。

相比于薛居正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增加了丰富的史料,如《五代会要》等,尽管在史料价值上略逊一筹。其创作注重文学性与伦理思想,呈现出独特的“类传”体例,体现了欧阳修对史学的独特见解和风格。尽管受到一些批评,但《新五代史》在清代后被广泛传播和引用。

五代史记序最新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自生民以来,一治一乱,旋相消长,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甚哉,五代不仁之极也,其祸败之复,殄灭剥丧之威,亦其效耳。夫国之所以存者以有民,民之所以生者以有君。方是时,上之人以惨烈自任,刑戮相高,兵革不休,夷灭构祸,置君犹易吏,变国若传舍,生民膏血涂草野,骸骼暴原隰,君民相视如髦蛮草木,几何其不胥为夷也!逮皇天悔祸,真人出宁,易暴以仁,转祸以德,民咸保其首领,收其族属,各正性命,岂非天邪!方夷夏相蹂,兵连乱结,非无忠良豪杰之士竭谋殚智,以缓民之死,乃湮没而无闻矣。否闭极而泰道升,圣人作而万物睹,指挥中原,兵不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