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大军至滇,梁王走死,遂置云南府。自是,诸郡以次来归,垂及累世,规制咸定。统而稽之,大理、临安以下,元江、永昌以上,皆府治也。孟艮、孟定等处则为司,新化、北胜等处则为州,或设流官,或仍土职...
- 全部
- 地藏经
- 地藏经 注解
- 地藏经 译文
- 佛说阿弥陀经
- 楞严经
- 楞严经 译文
- 楞严经 白话文
- 荀子
- 华严经
- 法华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经
- 药师经
- 庄子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管子
- 申子
- 慎子
- 邓析子
- 孙子兵法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西游记
- 水浒传
- 吴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墨子
- 封神演义
- 长阿含经
- 杂阿含经
- 杂阿含经 译文解读
- 佛咒
- 论语 拼音版
- 论语注解
- 维摩诘经
- 维摩诘经 白话文
- 圆觉经
- 四十二章经
- 圆觉经 白话文
- 谏逐客书
- 妙法莲华经 白话文
- 六祖坛经 白话文
- 司马穰苴兵法
- 尉缭子
-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素书注解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楞伽经
- 大乘入楞伽经
- 鬼谷子
- 本经阴符七术
- 清静经
- 阴符经
- 黄帝内经·素问
- 黄帝内经·灵枢
- 了凡四训
- 列子
- 世说新语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太平广记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三国志
- 晋书
- 宋书
- 南齐书
- 梁书
- 陈书
- 魏书
- 北齐书
- 周书
- 隋书
- 南史
- 北史
- 旧唐书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新五代史
- 宋史
- 辽史
- 金史
- 元史
- 明史
- 易经
- 心经
- 道德经
- 法
- 金刚经
- 老子河上公章句
- 兵
- 道德经 帛书校订译注
- 金刚经注解
- 史
- 六祖坛经
- 小说
- 诸子百家
- 道
- 佛
- 儒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 大学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左传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传习录
- 尔雅
列传第二百 四川土司二
△播州宣慰司 永宁宣抚司 酉阳宣抚司 石砫宣抚司遵义府即播州。秦为夜郎且兰地。汉属牂牁。唐贞观中,改播州。乾符初,南诏陷播,太原杨端应募复其城,为播人所怀服,历五代,子孙世有其地。宋大观中,杨文贵纳土...
列传第一百九十九 四川土司
四川土司诸境,多有去蜀远,去滇、黔近者。如乌蒙、东川近于滇,乌撒、镇雄、播州近于黔。明太祖略定边方,首平蜀夏,置四川布政司,使招谕诸蛮,次第归附。故乌蒙、乌撒、东川、芒部旧属云南者,皆隶于四川,不过岁...
列传第一百九十八 土司
西南诸蛮,有虞氏之苗,商之鬼方,西汉之夜郎、靡莫、邛、莋、僰、爨之属皆是也。自巴、夔以东及湖、湘、岭峤,盘踞数千里,种类殊别。历代以来,自相君长。原其为王朝役使,自周武王时孟津大会,而庸、蜀、羌、髳、...
列传第一百九十七 流贼
盗贼之祸,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张献忠极矣。史册所载,未有若斯之酷者也。永乐中,唐赛儿倡乱山东。厥后乘瑕弄兵,频见窃发,然皆旋就扑灭。惟武宗之世,流寇蔓延,几危宗社,而卒以扫除。庄烈帝励精有为,视武...
列传第一百九十六 奸臣
《宋史》论君子小人,取象于阴阳,其说当矣。然小人世所恒有,不容概被以奸名。必其窃弄威柄、构结祸乱、动摇宗祏、屠害忠良、心迹俱恶、终身阴贼者,始加以恶名而不敢辞。有明一代,巨奸大恶,多出于寺人内竖,求之...
列传第一百九十五 佞幸
汉史所载佞幸,如藉孺、闳孺、邓通、韩嫣、李延年、董贤、张放之属,皆以宦寺弄臣贻讥千古,未闻以武夫、健儿、贪人、酷吏、方技、杂流任亲暱承宠渥于不衰者也。明兴,创设锦衣卫,典新军,暱居肘腋。成祖即位,知人...
列传第一百九十四 阉党
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居内阁...
列传第一百九十三 宦官二
○李芳 冯保 张鲸 陈增陈奉 高淮 梁永杨荣 陈矩 王安魏忠贤 王体乾李永贞等 崔文升 张彝宪 高起潜 王承恩 方正化李芳,穆宗朝内官监太监也。帝初立,芳以能持正见信任。初,世宗时,匠役徐杲以营造躐官...
列传第一百九十二 宦官一
明太祖既定江左,鉴前代之失,置宦者不及百人。迨末年颁《祖训》,乃定为十有二监及各司局,稍称备员矣。然定制,不得兼外臣文武衔,不得御外臣冠服,官无过四品,月米一石,衣食于内庭。尝镌铁牌置宫门曰:“内臣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