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

作者 求那跋陀罗 译
状态 暂无
热度 16
发表 2025-07-20
更新 2025-07-20
书签: 暂无
作品简介
章节目录

《杂阿含经》原名《相应阿含》,求那跋陀罗翻译,由原始佛教基本经典,是“四部阿含”之一。后世传诵中,误将《杂部》(南传佛教《小部》,诸经篇幅短小,事多杂碎,故名)之名称,覆译于《相应阿含》,故名《杂阿含经》。

近现代学者公认此为佛灭后“五百集结”中,最早集成的一部经典。全经包括五十一相应,乃佛祖在世时对弟子所说的重要教理,以“五蕴”、“六入处”、“十八界”为禅观,对“缘起”、“四圣谛”的阐释,了知一切法是“非常”、“苦”、“非我”,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杂阿含经》是禅修的经典,文章精简杂录,超过一千三百多篇经文,包含:“五阴诵”、“六入处诵”、“杂阴诵”、“道品诵”等。

卷第五十最新

白话译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 尔时,优婆夷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 神通瑞应月,八支善正受, 受持于斋戒,不为鬼所持, 我昔数咨问,世尊作是说。” 尔时,彼鬼即说偈言: “十四十五日,及月分八日, 神足瑞应月,八支修正受, 斋肃清净住,戒德善守护, 不为鬼戏弄,善哉从佛闻。 汝当说言放,我当放汝子, 诸有慢缓业,染污行苦行, 梵行不清净,终不得大果! 譬如拔菅草,执缓则伤手, 沙门行恶触,当堕地狱中。 譬如拔菅草,急捉不伤手, 沙门善摄持,则到般涅槃。” 时,彼鬼神即放...